活动方案

河南镇平历史上的孝道故事

2020-05-25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1681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几千年来孝文化孕育了许许多多的孝子事迹。镇平地居中原,始终处在传统文化的核心范围,历代孝子的故事被广为传颂,清光绪《镇平县志》就记载了镇平县明清两代十五位孝子的故事。

负母避难

孟廷诏,贾宋桥北人,顺治五年(1648年)拔贡,他没有出生时,父亲就已经去世,母亲怀着身孕还要侍奉守寡的婆母刘氏。五个月后孟廷诏出生,母亲艰难地照顾着一老一小,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孟廷诏稍长,母亲就聘请老师对他进行教育,孟廷诏学习也十分刻苦,后来成为一方名人。当时清朝建立不久,常有贼寇出没。为免遭横祸,孟廷诏背着母亲躲进深山之中,才使母亲得以活命,他的事迹被地方官具文上报,朝廷下旨表彰,他的事迹也被载入史册。据贾宋孟氏后人、1950年出生的孟凡丙先生回忆,他小时候还见到在贾宋桥北的街道旁,立了一个“贞节”大牌坊,立柱上有“通判”等字,我们推测是孟廷诏在国子监读书结业后,被选为地方上的通判官,皇帝为表彰其母亲的贞节而立。孟先生还说,这个牌坊很高大,全部用青石做的,有四根立柱,他十几岁时才被毁坏。

掬粪侍亲

刘桂林,枣园蒋刘洼人,同治三年(1864年)岁贡,侍奉父母十分孝顺,双亲卧床不起,拉屎拉尿,他亲自用手清理,从来没有一点嫌脏的样子。他知识渊博,教育学生尽心尽力,因材施教,许多学生后来都学有所成,蒋刘洼文风之盛为邻村称许。刘桂林也被乡里称赞为端方之士。

哭柏复生

赵泰,号东溪,家境贫寒,但十分孝敬母亲。明代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母亲患病去世,他与兄弟在母亲的墓前搭建茅屋以陪伴去世的母亲。他的结义朋友三泉看到墓地狭窄就自己掏钱把坟墓旁边的土地购买过来,使坟地扩大了许多,并栽种许多松树和楸树。三泉把赵泰的孝行告诉了郡县的官吏,郡县的官吏亲自来到墓地向赵泰的母亲至奠,并在赵泰家的门上树立了“孝行”匾额,还馈赠了许多粮食。赵泰按礼制守墓后仍不肯回家住,邻人劝他,他说“守墓虽有三年的时限,可我对母亲的孝心是无限的。”坟墓前原种有柏树,有的已经枯死了,然而在赵泰日夜哭泣的泪水洒下后,这枯死的柏树居然又苍然恢复了生机活了过来。

割股疗亲

张应明,原为秀才,后被明朝国子监选拨为贡生,父亲有病想吃肉,可是家里没有肉,张应明就把身上的肉割下一块,煮了给父亲吃。

阎成祥,对父母至孝,父亲不幸患噎食病,他就把自己胳膊上的肉割下一块,做成饭给父亲吃,后来父亲的病居然好了。乡邻们认为是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

祈代父疾

许一桂,县学秀才,因品学出众,被选到国子监读书,后又被授为鸿胪寺序班(鸿胪寺是明代五衙门之一,主要掌管朝会、筵席、祭祀等仪节。主管为鸿胪寺卿,正四品,序班从九品,40人左右,负责宴飨礼节),父亲患病他煎药喂饭,照顾地十分周到,几个月没有脱过衣服。父亲卧病不起,屎尿拉在床上,他亲自洗涤。他昼夜焚香祷告神灵,祈求以身代父疾。父亲去世他悲痛欲绝,整日哭泣,不思茶米,身体消瘦得如一副骨架。知县李芝(山西人,举人出身,嘉靖四十一年任镇平知县)得知后,把许一桂的事迹予以上报,许一桂得到上级嘉奖。

习医救母

王柯,母陈氏,体弱多病,因家贫无钱给母亲请医看病,就自学医书,求医问方,自采草药给母亲煎药服食。慢慢地,母亲的病居然好了,王柯的医术也长进了很多,后来他又无偿给乡里的百姓看病,治好了不少顽疾,受到乡邻们的称赞。

结庐守孝

温如玉,今玉都街道唐家庄村温坑人,秀才中的附生出身,生性十分孝顺,父母去世后均结庐守孝三年。嘉庆元年(1796年)被县民公举为孝廉方正(是清代特设的科举科目,它依据汉代孝廉、贤良方正科目,取其意而命名。从雍正元年开始,每遇皇帝即位,各府、州、县荐举一次,经考核取中后,授予知县、州通判等官职),道光年间被简选为山东候补知县,温如玉拒辞不去任职。

夜梦神赐

王室,秀才中的廪生出身,天性至孝,父亲身患重病,久卧不起。王室照顾十分周到,但父亲的病情还是没有好转,他听说城西卢医庙的神祇护佑百姓,凡是去祷告的人多能随心所愿,他就来到卢医庙烧香跪拜,日夜在庙旁哭泣,他的诚心感动了神灵,夜梦里神医扁鹊赐给他一个药方,回家后按照药方给父亲煎药喂药,父亲的病果然得以痊愈。知县邓朝相(湖南道州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从镇平离任)把他的事迹上报给上级,并为其建立“孝行”牌坊。

乞讨养母

张法,生性至孝,家贫不能奉养母亲,母亲有病瘫痪,他就背着母亲,讨饭喂养母亲。白天夜晚不离母亲身边,讨来的饭先让母亲吃饱,然后自己才吃,像这样的生活经历了多年。光绪二年(1876年)县民公举他的事迹,张法得到官民的称誉。

镇平这些孝行事迹,最早的距今已四百六十多年。他们中有官有民,有文有武,富贵的在朝做官,贫穷的负母乞讨;文化高的就读于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文化低的或许只字不识。他们共通的地方是对父母的至孝和大爱,这使他们或受当政者的“立坊”褒扬,或在乡里被乡亲们传颂。

我们在阅读这些古人孝行事迹的时候,或许会感到这是遥远的历史,这是尘封的枯黄的经典。其实在不远的昨天,还是在我们镇平这块热土上,这里仍演绎着同样感人的故事。

彭禹廷,镇平城南七里庄人,生于1893年农历正月十五,原名延宗,受教于族兄彭子善先生,彭子善为了鼓励他进步,将他改名为锡田,取字雨亭,后因崇敬大禹,又改名为禹廷。1904年应童子试,荣登榜首,1906年考入镇平官立第一小学堂,1907年考入县立师范传习所,1908年考入开封知新中学,1909年由开封知新中学校长郑黻(音fu符)亲自保送到河南优级师范,1913年考入北京汇文大学。1921年加入冯玉祥西北军任卫队团部书记官,1927年6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高等执法官。1927年农历八月,因母亲去世,回乡丁忧守制,在村庄的西南方,在母亲的坟墓前搭建茅屋为母亲守孝。当时军阀混战,土匪横行,老百姓民不聊生,他为母亲庐墓守孝,夜晚听到的、看到的,就是土匪杀人的枪声、烧房的火光,并且越闹越厉害。母亲的去世,乡邻的苦难,使他心如刀绞,他的启蒙老师、族兄彭子善先生亲自到墓庐劝解他,“土匪心狠手辣,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与其独自为母尽孝,哪如救乡亲于水火,这才是对母亲的大孝。”彭禹廷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34岁的他毅然放弃了军队的高官和大好前程,放弃了每月400大洋的厚禄,留在家乡为民剿匪,实施乡村自治,受到乡邻们的拥戴,成为宛西乡村自治的导师,也实现了对乡邻们的大爱,来践行对自己母亲的大孝。

时代变化了,认识提高了,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生存条件和我们的前辈已经很不相同了。我们可以亲侍汤药,我们可以调羹喂饭,我们可以夜不解衣……,但我们已不能再去结茅庐墓,更不可能再去割股疗疾。弘扬母爱,传承孝道,“孝”字在新时代被赋予新的内涵,这不仅要求我们对父母尽儿女之孝,还提倡我们尊老爱幼、扶弱济贫,对社会有责任心,懂得回报父母、他人和社会。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绩。”愿古人的孝行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一代又一代发扬光大!

并以此文献给即将到来的母亲节,祝天下所有母亲幸福安康!

媒体合作

河南镇平历史上的孝道故事

关注微信公众平台
咨询服务热线:189/3650/0885

明星360网

TEL:138-1055-7885

邮箱:mx360@126.com

官方:www.mx360.cn

Copyright © 2009-2024 mx360.c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2031942号-1 

版权所有:通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运营:通易网络☆ 



在线客服
咨询热线
138/1055/7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