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书籍

中国孝文化十讲

详细介绍:

内容简介

    儒家学说兴起于史称“春秋乱世”的时代,关注的核心是如何改变世道与人心,是经世致用的学问。
    孔子痛恨弑篡不绝、征伐迭起的世道,哀怜冷漠无情、唯利是图的人心,希冀社会走向“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从乱世走向治世,关键之点是树立人类普遍的仁爱之心,而孝是“仁之端”,是成就仁者的发端与起点。
    孝,原本是子女对父母的自然亲情,尽人皆有,程度不同而已。孔子认为,孝可以善人心、睦宗族、美风俗,理应提倡与强化。孝亲之情具有普世性,故提倡这一善端,最容易为人接受,坐收事半功倍之效,所以孔子将孝行与人伦道德密切联系,将“孝之为行”提高到“孝之为德”的层面来提倡,使之成为万民取齐的道德准则,要求人们将自发的善行上升为自觉的德行。在孔子删订的《诗经》里,孝成为人们反复歌颂的美德。为了推行普遍的孝行,儒家建立了切于民生日用的孝行规范,供大众学习与践履,对于整体提振全民的道德水平,成效显著,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

    许刚,男,山东烟台招远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近现代学术史、《孝经》与中国孝文化、国学普及。已出版专著《张舜徽的汉代学术研究》,编著《国学基础教程》、《中国孩子最喜爱的国学读本》,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并参与多个国家级学术项目。

目录


第一讲  孝、孝道、孝文化
第二讲  先秦时期的孝文化
第三讲  儒家四子的孝道学说——孔子、曾子、孟子、荀子(上)
第四讲  儒家四子的孝道学说——孔子、曾子、孟子、荀子(下)
第五讲  《孝经》概论
第六讲  秦汉时期的孝文化
第七讲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孝文化
第八讲  隋唐时期的孝文化
第九讲  宋元时期的孝文化
第十讲  明清时期的孝文化
后记

精彩书摘

    我曾在一次坐火车卧铺时,听到临近卧铺间一对中老年男女的谈话,听上去他们应该是亲友关系,好像刚参加完一场婚礼。男的劝慰说,也别太牵挂了,孩子大了、找个合适的人成家立业是早晚的事,应该替他们高兴。女的笑着并叹息说,是,理是这么个理,可回到家吃饭时,以前三个人、三副碗筷,现在少了一个人、少了一副碗筷,总觉有有点儿说不出的感觉!这是做父母的对女儿出嫁一时的不舍呀。还曾看过武汉电视台《江城夜话》的一期节目,主题是谈论中西方婚礼文化之差异,女嘉宾说西方父亲在教堂把女儿的手从一个男人(父亲)的手交到另一个男人(新郎)的手,我们这里不行,她说她结婚时来人接了要下楼,父亲都没送她下去,那送出门时的眼神、那留在楼上抽着的烟,都使她含泪难以忘怀!这还是做父母的对女儿出嫁时的不舍呀。其实儿子结婚时老爸老妈又何尝没有一丝隐隐的不舍呢?我清楚地记得结婚时要出门上车去接新娘了,录像的人说“抱一下爸妈吧,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我拥抱了一下爸妈,说谢谢爸妈,我要去给你们迎进一个新人来了,我分明看到妈妈笑容的脸上亦闪烁着泪花,这也是对儿子成家立业、单独过日子的一种牵念吧!所以,即便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应该在婚姻大事上多倾听、接受父母的意见,让他们满意、欣慰、高兴的感受我们的婚礼和婚姻。歌星王蓉有一首歌叫《爸爸妈妈》,就是写出、唱出了女儿出嫁、结婚前后的父母子女间那种复杂的亲情与感受,值得大家特别是女孩子用心聆听、体味!
    最后,我们提一下孟子在解释舜帝“不告而娶”时所说的也是其阐述孝道最有名最为后人熟悉的一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朱子《孟子集注》:“赵氏曰:‘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这句话,在目前所见先秦典籍中,是孟子最先提出的“无后”乃最大不孝,充分体现出古代宗法、继嗣的重要性,所以向来被古人视作真理。
发表日期:2021-04-25  浏览次数:7525

媒体合作

中国孝文化十讲

关注微信公众平台
咨询服务热线:189/3650/0885

明星360网

TEL:138-1055-7885

邮箱:mx360@126.com

官方:www.mx360.cn

Copyright © 2009-2024 mx360.c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2031942号-1 

版权所有:通易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运营:通易网络☆ 



在线客服
咨询热线
138/1055/7885